加入收藏

群眾忘不了的“藏鄉好女兒”

2022-08-24 09:58:57 甘肅日報   韋德占

群眾忘不了的“藏鄉好女兒”2rs中國藏族網通

——追記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辦原副主任張小娟2rs中國藏族網通

3.jpg2rs中國藏族網通

張小娟(左)生前與留守老人交流。(資料圖)2rs中國藏族網通

典型人物2rs中國藏族網通

初秋時節,走進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曲告納鎮瓜歐村的菊花種植示范基地,金絲皇菊鋪滿了基地,地里的農戶正忙著采摘金絲皇菊。2rs中國藏族網通

“把鮮花奉獻給他人,把荊棘留給自己,張小娟就是這樣一個人??!”瓜歐村原村主任王老照看著眼前的金絲皇菊不禁淚眼婆娑。2rs中國藏族網通

2019年10月7日,舟曲縣扶貧辦原副主任張小娟在完成舟曲鄉村脫貧攻堅抽樣調查工作返程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殉職,年僅34歲。2rs中國藏族網通

瓜歐村是張小娟生前的扶貧幫扶村,村子不大,不到100戶人家,其中貧困戶34戶176人,貧困面占全村近三分之一。2019年底,瓜歐村如期脫貧。2rs中國藏族網通

“瓜歐村的發展傾注著小娟的心血和汗水,村子的發展規劃也是小娟幫著制定的,如今合作社壯大了,金絲皇菊品牌也打出去了,幫我們的小娟卻永遠離開了?!?span style="display:none">2rs中國藏族網通

“小娟來村子幫扶后,出主意讓大伙兒改變思路種藥材,還幫著請來專家,提供技術援助。如今,柴胡等藥材種植成為大家的又一筆收入?!?span style="display:none">2rs中國藏族網通

“現在我們村越變越好,可是小娟卻看不到了?!?span style="display:none">2rs中國藏族網通

……2rs中國藏族網通

大家說起張小娟時,只有一連串的“好”。2rs中國藏族網通

如今,瓜歐村通過“黨支部+三變+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積極打造集休閑、觀光、采摘為一體的鄉村旅游勝地。同時,采取“合作社+村集體+農戶+公司”四方參股的方式,讓金絲皇菊的規模種植逐漸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路子。2rs中國藏族網通

2003年,張小娟以全縣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張小娟大學畢業,在學校和老師的推薦下順利留京工作。但當舟曲縣遭受“5·12”汶川大地震創傷之后,張小娟堅定地回到家鄉,在艱辛的扶貧路上揮灑青春和汗水。她遍訪全縣19個鄉鎮、208個村的所有貧困戶,被當地干部群眾稱為“藏鄉好女兒”“群眾知心人”。2rs中國藏族網通

初到鄉鎮工作時,張小娟還是一個20歲出頭的姑娘,懷著對故土的熱愛之情和立志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堅定決心,她主動擔任駐村干部,經常跋山涉水走村入戶,與群眾促膝交談;她立志為民致富,因地制宜、大膽破題,鼓勵引導群眾積極發展中藏藥材種植、土雞養殖產業;她還組織村里成立社火隊、羅羅舞隊、廣場舞隊,在春節等節慶期間赴縣城參加表演,促進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揚,為瓜歐村注入了新活力。2rs中國藏族網通

擔任曲瓦鄉副鄉長期間,哪怕工作再忙、事情再多,張小娟每天都要去村里。在她眼里,群眾利益無小事,小到柴米油鹽的生活瑣事,大到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她都記在心里。2rs中國藏族網通

多少個日日夜夜,在鄉鎮村組、田間地頭、農家院落,都留下了張小娟奔走的身影、忙碌的場景,她是老人心中的“乖女兒”、孩子心中的“小娟姨”,是群眾知心的朋友,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好評。2rs中國藏族網通

余雙吉是張小娟曾經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前幾年,余雙吉出去打工,一年到頭也沒多少收入,一家人日子過得緊巴巴。張小娟便三天兩頭前來探望,在她的協調下,余雙吉參加了挖掘機技能培訓,后來又加入村里的專業合作社,日子漸漸好了起來。2rs中國藏族網通

在張小娟工作的十年歲月里,她以滿腔的熱血奔走在基層一線、奮戰在脫貧戰場,用青春扎根基層、以深情奉獻鄉土,用短暫的一生,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2rs中國藏族網通

記者手記:以生命赴使命2rs中國藏族網通

在采訪過程中,再次聆聽張小娟的故事,依然是淚水相伴。2rs中國藏族網通

一件件小事,還原真實可感的生命。這位我們追記的英雄雖然已經離去,但在我們心中,她依舊如此地鮮活、親切!2rs中國藏族網通

給予、敬奉,是英雄的共同特質。張小娟將初心融進靈魂,把使命扛在肩上,用自己的青春、汗水、愛心和真情書寫出脫貧攻堅的動人故事。2rs中國藏族網通

張小娟,這個閃閃發亮的名字永遠鐫刻在白龍江畔。她用自己的行動,深刻詮釋了共產黨人對扶貧事業的忠誠擔當。2rs中國藏族網通

張小娟殉職后,先后被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脫貧攻堅楷?!钡确Q號。她的精神激勵著更多的年輕人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奮勇爭先。2rs中國藏族網通

編輯:拉專措
相關稿件